-
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样板区目标任务,坚持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新打造以“全域全季”为形态的文旅发展模式,加快推动文旅产业晋档升级,全面打响“圣境甘南·心灵之旅”文旅品牌,全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力推进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州旅游人数为2600万人次,同比27%,旅游花费140亿元,同比24.36%。
突出“融”的导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景区建设过程中围绕主线进行配置升级,在潜移默化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根植于心。一是融入到景区创建中,依托全州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牢固树立以景区为平台、以游客为主体、以群众为基础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景区”思路,精心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有力有序开展各项创建工作,使旅游景区成为宣传民族团结理念、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洗礼的有效载体,使创建工作成为提升旅游景区美誉度、打造品牌影响力、弘扬团结主旋律的有力推手,努力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与景区发展双提升,推动全州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二是融入到设计建设中,深化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景区”,优化游览线路,设置文化长廊、文化墙、园艺花坛、石刻雕塑、网红打卡地、宣传标识,在冶力关、扎尕那、大峪沟、拉尕山等11个重点A级旅游景区打造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旅游“打卡点”,设置24处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图文标识,自然转接嵌入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把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实品化形象化,使景区融情、润物无声,在游客凝视观望过程中深化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印象共鸣,让文化旅游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三是融入到宣传推介中,立足州内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流光溢彩的生态文化、昂扬向上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的商贸文化,深厚涵养着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质,持续打造天上黄河第一弯旅游风情线、洮河民族民俗旅游风情线、大夏河宗教文化旅游风情线、白龙江高山峡谷旅游风情线、213国道草原湿地国际精品旅游风情线、迭部—舟曲—卓尼—临潭红色圣地旅游风情线、合作—冶力关彩色长廊旅游风情线、江迭公路8条精品旅游风情线和生态景观廊道,持续擦亮“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金字招牌,不断提升“圣境甘南·心灵之旅”国际国内打榜热度,使各族群众在游览过程中体会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共同缔造的、悠久历史是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是共同培育的。
汇聚“同”的力量,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以文旅汇聚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共同力量,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州县市通过开展创建“进景区”主题党日、“岗位大练兵”、业务培训等方式,培训民族文旅干部、旅游从业人员向游客的讲解介绍中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积极探索研学旅游,培育一批研学旅游目的地,推出特色研学产品、建设研学基地,全面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组织全州中小学生在景区开展研学活动,使青少年树牢正确的“五观”。二是打造实体阵地。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研究基地,高标准规划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纪念地。各县市重点乡镇量“景”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馆、展览馆、公园、广场等阵地,推出反映“四个共同”的展览展示,使各族群众在参观体验中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三是弘扬中华文化。依托甘南丰富多彩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资源库,持续放大节会效益,举办香浪节、赛马会、拔河节、楹联文化节、锅庄舞大赛、则巴赛等一系列富有浓郁甘南特色的节会活动,常态化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锅庄舞在县市广场和景区景点的展演,持续提升《相约甘南》精品剧目和《幸福家园》《藏墙夯舞》等文艺精品,创排《江河同源》《腾飞草原·幸福甘南》《避险搬迁谱新篇》等歌舞剧目,为广大游客和各族群众呈现丰盛的“文化大餐”,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交流。
彰显“特”的优势,助力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发挥文化旅游业带动就业、增收富民、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促进文化旅游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族群众。一是突出地域特色。坚持以新资源观为引领,深挖绿色、红色、民族特色等多彩资源优势,既尊重和保护本土居民生活方式,又整合独特资源吸引外地游客,努力在统筹平衡生态、稳定、发展三者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地方特色资源的市场价值,推动实现全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探索。二是突出文化特色。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开展文化遗产宣传展演活动,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洮砚雕刻技艺、甘南藏族唐卡、锅庄舞等优秀非遗项目进景区活动,积极开展“博物馆之夜”“镜头里的魅力甘南”等专场活动,精心策划组织和实施一批重大精品剧目旅游旺季开展常态化演出,让群众在获得物质、精神“双丰收”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突出产品特色。基于甘南秀丽自然风光元素、丰富的少数民族元素等特色,让洮绣、舟曲刺绣、唐卡、洮砚、铜器加工等手工艺产品以时尚化、市场化的产品形态走进市场,针对旅游客群和都市消费者文创产品需求,以“甘南礼物”产品设计研发、手工艺带头人产品设计提升培训、打造“甘南礼物”品牌集合店,着力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旅游精品,助力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业态充分融合,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互促共赢。
来源:州民委
举报